[党员学习] 踏访井冈山——中国革命的摇篮

2011/5/13 0:00:00    |   浏览(1247)

     也许,世界上还没有哪座山,像它这样与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、一个政党、一支军队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。

  井冈山,中国革命的摇篮。5月12日,冒着霏霏细雨,“红色足迹万里行”前方报道组来到井冈山,追寻留在这里的红色印记。

  重温一段历史——

  中国要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

  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实景油画《井冈路》映入眼帘。不管从哪个方向看,画中的井冈路始终就在脚下。解说员介绍:“画的寓意是,中国革命的起点在井冈山,这里开辟了‘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’的正确道路。”

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肖邮华带着我们重温那历史一幕——

  1927年9月,秋收起义部队从湘赣边界攻打长沙失利。是继续强攻长沙以卵击石,还是转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保存实力?时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说服部队放弃攻打长沙,沿罗霄山向偏僻农村转移。

  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,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领导下,工农革命军重建地方党组织,改编袁文才、王佐两支地方武装,先后建立了茶陵、遂川、宁冈3个县的红色政权,开辟了“工农武装割据”新局面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

  党史专家、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余伯流说,从井冈山一路走来,中国走向胜利、走向辉煌。以井冈山斗争经验为鉴,中国共产党不断根据中国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,井冈山道路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。

  秉承一个信念——

  保持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

  吃的是红米饭、南瓜汤,从军长到伙夫,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油盐柴菜钱。冬天,官兵只穿两件单衣,晚上睡觉盖的是干稻草……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的实物,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。

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室主任饶道良向记者介绍:敌人在对苏区进行军事“围剿”的同时,还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。到1928年10月,宁冈、永新两县的食盐几乎断绝。为解决困难,井冈山军民把老墙土刮下来泡在水里,然后熬成硝盐。这种硝盐又苦又涩,很难食用。

  战斗频繁,生活艰苦,白色势力重重包围,敌我兵力过分悬殊……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对革命前途产生了动摇,发出“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”的疑问。

  在毛泽东居住过的茅坪八角楼,我们仿佛看到了伟人当年奋笔疾书的身影。在油灯下,毛泽东披着毯子抵御深夜的寒气,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和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两篇光辉著作。

  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刚指着陈列在八角楼的著作复制品说,这些著作深刻地回答了红旗能打多久的问题,坚定了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,引导着井冈山斗争向着胜利前进。

  “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,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,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。”在《星星之火 ,可以燎原》一文中,毛泽东心中充满了豪情。

  20多年义务向游客宣讲井冈山精神的毛秉华今年已83岁高龄,说起井冈山精神,他依然满怀激情:为了这面红旗,在井冈山有48000多名革命先烈捐躯,许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。井冈山斗争的胜利,靠的是共产党人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。

  正在参观见学的井冈山干部学院学员罗铁军说,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,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,这就需要我们弘扬井冈山精神,时刻保持一种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。

  抓住一个核心——

  人民是力量 人民是靠山

  在三湾改编纪念馆,馆长尹兴华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——

  1927年9月,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脚下永新县三湾村时,村子空荡荡的。看到部队秋毫无犯,躲到山上的村民陆续回到家中。

  在村里的一块大草坪上,毛泽东召开了一个军民大会,向群众说明工农革命军是穷人的队伍,到这里来是保护贫苦农民、打倒土豪劣绅的。此后,红军经常来这里帮助群众割稻子、挖水渠。红军在战斗中缴获的食盐,都要分一部分给群众。

  当地占人口5%以下的地主,占有60%以上的土地,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土地革命,使贫苦农民分得土地,井冈山农民喊出了“共产党万岁”的口号,踊跃跟着共产党打天下。

 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——

  1927年10月下旬,脚磨出了血泡却坚决不坐担架的毛泽东,拄着拐杖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,其中一条是:“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”。在毛泽东眼里,一个红薯就是一颗民心。

  毛泽东在实践中认识到:没有群众的支持,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。在条件极为艰苦的井冈山,他坚定地预言:“20年后,革命一定会胜利!”

  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共产党人没有让人民失望,经受战火洗礼的红军团结人民一心跟党走,从井冈山一直走进了北京城。

  当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、人民欢呼毛主席万岁时,他脱帽弯腰回敬:“人民万岁!”

  那一刻,历史见证了人民是英雄、人民是力量、人民是靠山!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一篇:[党员学习] 惊天动地铸雄师——记创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
下一篇:[党员学习] 永远的丰碑·红色记忆:党的一大